登录
首页
首页
进展
学者
团队
单位
获奖
名片
城市
微信平台
开放平台
数据平台
公益平台
英华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0
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
2020
不可压流体方程组的非线性内蕴结构
2020
同余数问题与L-函数的算术
2020
波动方程反问题的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
2020
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
2020
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量子物理基本问题
2020
基于高精度脉泽天体测量的银河系旋臂结构研究
2020
活细胞化学反应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2020
碳链与金属的螯合化学
2020
荧光探针性能调控与生物成像应用基础研究
2020
手性金属-有机多孔固体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
2020
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催化合成
2020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研究
2020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
2020
华南陆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
2020
二万年以来东亚古气候变化与农耕文化发展
2020
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
2020
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协同调控的分子基础
2020
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
2020
水稻驯化的分子机理研究
2020
成年哺乳动物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发现及其发育调控机制
2020
造血干细胞调控机制与再生策略
2020
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
20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关肝癌自然史、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研究
2020
新型纳米载药系统克服肿瘤化疗耐药的应用基础研究
2020
面向多义性对象的新型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2020
真实感图形的实时计算理论与方法
2020
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
2020
非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2020
特种光电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纳制备基础研究
2020
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
2020
视觉运动模式学习与理解的理论与方法
2020
分布式动态系统的自学习优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
2020
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原子层次机理研究
2020
光催化材料的能带与微观结构调控
2020
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
2020
基于结构基元的新电磁材料和新效应的发现
2020
秉承自然生物精细构型的遗态材料
2020
河流动力学及江河工程泥沙调控新机制
2020
状态相关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应用
2020
内燃机复合循环理论与方法
2020
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方法
2020
考虑非均匀结构效应的金属材料剪切带
2020
具有界面效应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
2019
随机控制与非线性滤波的数学理论
2019
几类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
2019
Pinkall-Sterling猜想和超曲面几何的研究
2019
拓扑量子材料制备与量子特性的实验研究
2019
超构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
2019
铁基超导电子结构与磁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2019
CALYPSO晶体结构预测方法与应用
2019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
2019
石墨烯的可控生长及其性能调控
2019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
2019
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2019
固体催化剂结构缺陷调控方法和机理研究
2019
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理论
2019
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催化净化基础研究
2019
地表水热关键参数热红外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
2019
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
2019
复杂地质过程的激光微区同位素研究
2019
大熊猫适应性演化与濒危机制研究
2019
组蛋白甲基化和小RNA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转座子活性的机制研究
2019
多细胞生物细胞自噬分子机制及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2019
动物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及传播能力研究
2019
基于连锁不平衡及长单倍型分析的精神疾病关键基因精细定位研究
2019
数种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现与溯源研究
2019
抑郁症发病新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
2019
炎症巨噬细胞的活化、调控及效应机制
2019
乙肝病毒变异和免疫遗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
2019
互联网视频流的高通量计算理论与方法
2019
高功率微波击穿机理及抑制方法
2019
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
2019
多模图像结构化稀疏表示与融合理论方法研究
2019
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2019
神经网络的若干关键基础理论研究
2019
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应用
2019
磁性纳米材料构筑与多功能调控
2019
高性能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科学和输运调控机制
2019
低维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与光子特性调控
2019
动力学新模式的发现及在塑性非晶合金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2019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2019
低维氧化物半导体同质/异质界面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
2019
碳纳米管复合纤维锂离子电池
2019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
2019
特种焊接冶金机理与组织性能调控
2019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损伤机理与分析理论
2019
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9
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表面失稳力学研究
2018
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
2018
典型群表示论
2018
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
2018
固体材料中贝里相位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8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
2018
纳米材料蛋白冠的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机制
2018
细胞稳态调控活性分子的荧光成像研究
2018
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功能化
2018
面向能源转化与存储的有机和碳纳米材料研究
2018
瞬态新奇分子的光谱、成键和反应研究
2018
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
2018
纳米材料的选择性吸附环境污染物机理及水相分离功能调控
2018
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2018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
2018
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
2018
EMT-MET的细胞命运调控
2018
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
2018
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
2018
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
2018
中国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新机制
2018
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
2018
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控制基础理论与方法
2018
动态系统故障诊断与可靠容错控制
2018
大规模多媒体的资源跨域协同计算理论方法
2018
功能成像脑连接机理研究
2018
新型微波超材料对空间波和表面等离激元波的自由调控或实时调控
2018
金属有机半导体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与光电应用
2018
网络化系统安全优化理论与方法及在能源电力等系统的应用
2018
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
2018
带共轭侧链的聚合物给体和茚双加成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
2018
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2018
石墨烯微结构调控及其表界面效应研究
2018
发动机燃烧反应网络调控理论及方法
2018
摩擦界面的声子传递理论与能量耗散模型
2018
摩擦过程的微粒行为和作用机制
2018
风沙运动的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
2018
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
2017
微分几何中的几个分析问题研究
2017
新型BDT深能级掺杂机制研究
2017
低维碳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
2017
若干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关系及反应规律性
2017
新型分子基铁电体的基础研究
2017
芳香化合物立体及对映选择性直接转化新策略
2017
华北克拉通破坏
2017
青藏高原及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形成过程
2017
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研究
2017
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特征与物化控制原理
2017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2017
饮用水中天然源风险物质的识别、转化与调控机制
2017
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2017
植物油菜素内酯等受体激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
2017
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
2017
细胞钙信号及分子调控
2017
胶质细胞-神经元功能耦合与缺血脑保护
2017
艾滋病病毒与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相互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2017
仿生机器鱼高效与高机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2017
编码混叠成像与计算重建理论方法研究
2017
网络化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2017
若干低维表界面调控及器件基础研究
2017
预测控制的原理研究与系统设计
2017
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2017
面向太阳能利用的高性能光电材料和器件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2017
金属材料强韧化的内在与外在微纳尺寸效应
2017
新型磁弹性材料的功能调控、晶体生长和大磁致应变特性研究
2017
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及方法
2017
聚合物/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火灾安全设计与阻燃机理
2017
高速运动刚柔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建模与振动分析
2017
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
2017
先进梯度功能材料的断裂力学研究
2017
范德华层状介质的滑移行为和力学模型
2016
自适应与高精度数值方法及其理论分析
2016
共振情形哈密顿系统的稳定性
2016
奇点量子化理论研究
2016
Ricci流理论及其几何应用
2016
重离子碰撞中的反物质探测与夸克物质的强子谱学与集体性质研究
2016
磁电演生新材料及高压调控的量子序
2016
生物分子界面作用过程的机制、调控及生物分析应用研究
2016
碳碳键重组构建新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
2016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
2016
高效不对称碳-碳键构筑若干新方法的研究
2016
氧基簇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组装策略
2016
化学修饰石墨烯可控组装与复合的基础研究
2016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2016
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
2016
显生宙最大生物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与环境致因
2016
变化环境下生物膜对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影响
2016
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
2016
地球动物树成型
2016
高风险污染物环境健康危害的组学识别及防控应用基础研究
2016
植物小RNA的功能及作用机理
2016
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2016
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研究
2016
大肠癌发生分子机制、早期预警、防治研究
2016
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
2016
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理论方法研究
2016
视觉场景理解的模式表征与计算理论及方法
2016
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控制与识别理论与方法
2016
氧化物阻变存储器机理与性能调控
2016
碳基纳米电子器件及集成
2016
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及器件
2016
非金属基超常电磁介质的原理与构筑
2016
长寿命耐高温氧化/烧蚀涂层防护机理与应用基础
2016
基于晶体缺陷调控的铁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应
2016
纳米结构单元的宏量制备与宏观尺度组装体的功能化研究
2016
荧光传感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设计及功能构筑
2016
储能用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的构筑及协同机理
2016
新型核能系统的中子输运理论与高效利用方法
2016
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设计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
2016
高增益电力变换调控机理与拓扑构造理论
2016
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机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
2016
求解力学中强非线性问题的同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015
资产定价理论中的非线性期望方法
2015
自正则化极限理论和斯坦因方法
2015
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高温超导机理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
2015
高压下钠和锂单质及二元化合物的结构与物性
2015
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2015
活体层次定量获取化学信号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
2015
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能研究
2015
新型富勒烯的合成
2015
石墨烯的电分析化学和生物分析化学研究
2015
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
2015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创建及应用
2015
青藏高原生长的深部过程、岩石圈结构与地表隆升
2015
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2015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
2015
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
2015
东亚人群和混合人群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2015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
2015
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
2015
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
2015
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2015
磁共振影像学分析及其对重大精神疾病机制的研究
2015
图像非均匀计算理论与方法
2015
复杂耦合动态系统控制与应用
2015
用于功能集成的微型化光子器件基础研究
2015
不确定性系统的辨识与控制
2015
可视媒体几何计算的理论与方法
2015
视觉模式的局部建模及非线性特征获取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5
受限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理论与应用
2015
复杂网络演化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2015
声子晶体等人工带隙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若干新效应的研究
2015
弛豫铁电体的微畴-宏畴理论体系及其相关材料的高性能化
2015
航天用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基础研究
2015
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
2015
工程材料表面的润湿及其调控
2015
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
2015
内燃机低碳燃料的互补燃烧调控理论及方法
2015
机械结构系统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5
混凝土结构裂缝扩展过程双K断裂理论及控裂性能提升基础研究
2015
流域水沙条件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
2015
形状记忆和电致活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主动变形机理与力学行为
2015
皮肤与牙热-力-电耦合行为机理
2014
若干重要的可压缩欧拉方程整体解研究
2014
微分流形的几何拓扑
2014
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的研究
2014
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2014
巨电流变液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
2014
超高压下简单分子凝聚体系的新奇结构相变和压力效应
2014
低维材料中新奇量子现象及其调控的机理研究
2014
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2014
低维光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物化性能
2014
配位聚合物构筑与结构性能调控
2014
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
2014
若干分子基材料的自组装、聚集态结构和性能
2014
功能导向的多酸设计与合成
2014
晚新生代风化成壤作用与东亚环境变化
2014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及调控原理
2014
二十万年来轨道至年际尺度东亚季风气候变率与驱动机制
2014
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系及动力机制
2014
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
2014
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
2014
气候预测的若干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2014
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
2014
高等植物主要捕光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014
双生病毒种类鉴定、分子变异及致病机理研究
2014
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
2014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
2014
水稻重要生理性状的调控机理与分子育种应用基础
2014
TRPC通道促进神经突触形成机制的研究
2014
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致病基因组重排的新发现
2014
组织免疫微环境促进人肝癌进展的新机制
2014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代谢性血管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2014
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混合智能优化与稳定性
2014
具有网络通讯约束的动态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
2014
逻辑动态系统控制的代数状态空间方法
2014
基于环境约束和多空间分析的机器人操作理论研究
2014
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研究
2014
局域态操控的红外探测机理
2014
钙磷基生物材料的转化机理及新生物性能研究
2014
导电聚合物微纳米结构及其多功能化
2014
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2014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材料应用基础研究
2014
高性能BDT光催化材料制备与微结构调控
2014
吸附式制冷的吸附机理、循环构建及热设计理论
2014
多孔介质与微/纳结构中热传递机理研究
2014
基于离散体系的跨尺度多相反应流的介观理论和方法
2014
超高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热致损伤机理和失效行为
2014
纳微系统中表面效应的物理力学研究
2013
凯勒几何中的典则度量和里奇流
2013
回归中的模型检验和降维
2013
无限维控制系统的结构理论
2013
大样本恒星演化与特殊恒星的形成
2013
北京谱仪II实验发现新粒子
2013
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
2013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013
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
2013
有机小分子和金属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协同效应研究
2013
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2013
纳微配位空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行为及构效关系
2013
高分子复合材料微加工制备及其物理与化学问题
2013
基于碳氢键活化的氧化偶联
2013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
2013
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
2013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2013
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
2013
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
2013
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
2013
水稻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基因基础与调控机理
2013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研究
2013
TNF诱导的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
2013
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
2013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
2013
DC细胞活化调控与Th细胞分化机制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
2013
日本血吸虫寄生和致病分子基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2013
若干重要中草药的化学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2013
寡糖的合成及某些基于糖类的药物发现
2013
热休克蛋白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环境应激和疾病中的作用
2013
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
2013
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自由权矩阵方法
2013
生物计算中数据编码与模型构建理论方法研究
2013
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3
多源干扰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理论研究
2013
复杂对象的几何表示和计算理论与方法
2013
基于自然智能的学习与优化基础理论研究
2013
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
2013
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
2013
多功能金属有机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研究
2013
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
2013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结构及相关特性
2013
一维纳米BDT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
2013
燃料设计理论及其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基础研究
2013
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小波熵检测与自适应提取理论
2013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设计理论
2013
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
2013
面向再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基础
2013
燃料电池中多相能质传递与反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机理
2013
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
2013
纳米结构金属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
2013
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理论
2013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2012
模空间退化和向量丛的稳定性
2012
大维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2012
守恒律组和玻尔兹曼方程的一些数学理论
2012
低维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奇异自旋性质理论研究
2012
金笼子与外场下纳米结构转变的研究
2012
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
2012
“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超出”的发现
2012
基于边臂策略的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反应研究
2012
特定结构无机多孔晶体的设计与合成
2012
含氮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不对称催化有机反应研究
2012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
2012
基于天然高分子的环境友好功能材料构建及其构效关系
2012
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
2012
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2012
黄土和粉尘等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形成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
2012
中亚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2012
中国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2012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2012
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
2012
年轻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
2012
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与演化研究
2012
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
2012
纳米材料新功能的开发与应用
2012
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
2012
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
2012
TGF-β/Smad信号通路维持组织稳态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2012
小檗碱纠正高血脂的分子机理,化学基础及临床特点
2012
无线多媒体协同通信模型及性能优化
2012
控制系统实时故障检测、分离与估计理论和方法
2012
全生命周期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理论与方法
2012
若干新型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012
神经生物信息模式识别与时空分析
2012
氧化锌薄膜微结构与性能调控中的若干基础问题
2012
特征结构导向构筑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2012
新型磁热效应材料的发现和相关科学问题研究
2012
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机理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
2012
复杂曲面数字化制造的几何推理理论和方法
2012
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系统中流动与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2012
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
2012
压电和电磁机敏材料及结构力学行为的基础研究
2012
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
2011
流体力学与量子力学方程组的若干研究
2011
薄膜/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和量子操纵
2011
轻元素新纳米结构的构筑、调控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2011
电荷转移分子体系光学非线性及超快全光开关实现
2011
引力体系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
2011
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
2011
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及其混合体系相行为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2011
几类无机材料的氢、锂、镁储存与电池性能研究
2011
大分子自组装的新路线及其运用
2011
催化材料的紫外拉曼光谱研究
2011
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与新方法
2011
中国东部燕山期花岗岩成因与地球动力学
2011
华北及邻区深部岩石圈的减薄与增生
2011
青藏高原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隆升机制
2011
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
2011
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生成转化机制研究
2011
典型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毒理效应及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
2011
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突触发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
2011
多倍体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研究
2011
棉纤维细胞伸长机制研究
2011
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适应性进化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万》的编研及其数字化
2011
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2011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2011
基于非测距的无线网络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1
计算机网络资源管理的随机模型与性能优化
2011
极化电磁散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对地观测信息理论
2011
近红外光激发下高阶多光子上转换过程及其强紫外上转换光发射的研究
2011
介孔基复合材料设计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与应用探索
2011
硬度的微观理论及新型亚稳相设计
2011
生物矿化纤维的分级组装机理研究
2011
亚稳纳米材料生长的基础研究
2011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2011
微纳尺度传热的尺度效应及其物理机制
2011
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
2011
提高光催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能量效率的方法及应用基础研究
2010
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
2010
舒伯特簇的乘法法则
2010
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2010
定量电子显微学方法与氧化钛纳米结构研究
2010
原子团簇和团簇组装的尺寸效应和奇特物性
2010
非晶合金形成机理研究及新型稀土基块体非晶合金研制
2010
BES-II DD-bar阈上粒子ψ(3770)非DD-bar衰变的发现和D物理研究
2010
人工结构中的波及相关奇异性质研究
2010
新型稀土杂化及纳米复合光电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探索
2010
具有微、纳结构特征的聚合物复合光功能材料的合成与构筑
2010
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化学工程基础研究
2010
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
2010
复杂形态和结构的无机功能材料的构筑、自组装原理及性能研究
2010
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
2010
中国的乐平统及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研究
2010
中国天然气成因及鉴别
2010
亚洲风尘起源、沉积与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
2010
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及华北与华南陆块碰撞过程
2010
胶质细胞新功能的研究
2010
植物钙调素的功能及其信号转导机理
2010
细胞凋亡与抗病毒反应的信号转导研究
2010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
2010
肝癌转移机理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2010
白血病细胞分化与凋亡的新机制
2010
生物功能的飞秒激光光学成像机理研究
2010
非线性输出调节问题及内模原理
2010
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
2010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2010
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
2010
塑料的复合结构、注射成型过程与机械破坏行为的研究
2009
湍流热对流的实验研究
2009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自适应与多尺度计算方法
2009
堆积理论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2009
半导体低维结构光学与输运特性
2009
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研究
2009
非线性科学在心颤机理及系统生物学中细胞周期控制上的应用研究
2009
过渡族金属氧(硫)化物的电磁行为研究
2009
基于组合方法与组装策略的新型手性催化剂研究
2009
若干手性催化合成方法学及其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2009
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
2009
电化学发光及其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
2009
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
2009
大别山-苏鲁大陆深俯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的影响
2009
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与复合污染特征
2009
土壤-植物系统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与控制原理
2009
若干重要药用植物的成分研究
2009
血压波动性和器官损伤的研究
2009
拓扑异构酶II新型抑制剂沙尔威辛的抗肿瘤分子机制
2009
微器件光学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
2009
盲信号的分离和辨识理论及其应用
2009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2009
特征抽取理论与算法研究
2009
新概念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2009
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2009
红外热辐射光谱特性与传输机理研究
2009
能源动力系统中能的综合梯级利用和CO2控制原理与方法
2009
复杂防洪调度系统的多目标决策及径流预报理论
2008
均匀试验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2008
人工边界方法与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2008
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
2008
固体的微尺度塑性及微尺度断裂研究
2008
通过恒星丰度探索银河系化学演化的研究
2008
量子开系统研究及其在量子信息的应用
2008
原子分子操纵、组装及其特性的STM研究
2008
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
2008
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探索研究
2008
碳硼烷及其金属碳硼烷的合成、结构和反应
2008
新型规则纳米孔材料的分子工程
2008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2008
寒武系和奥陶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
2008
生命与环境协调演化中的生物地质学研究
2008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规律研究
2008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
2008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础研究
2008
中国苔藓植物研究
2008
抗生素代谢工程的基础研究
2008
血糖调节相关的调控型分泌的分子机理研究
2008
华南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碳、氮、水演变机理
2008
雌激素和三苯氧胺诱发妇科肿瘤的分子机制
2008
肿瘤细胞的泛素调节机制研究
2008
介导肝脏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
2008
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的参数化方法与应用
2008
国际通用Hash函数的破解
2008
复杂非线性系统镇定控制的理论与设计
2008
非经典计算的形式化模型与逻辑基础
2008
混沌反控制与广义Lorenz系统族的理论及其应用
2008
非平衡晶界偏聚动力学和晶间脆性断裂研究
2008
用于纳电子材料的碳纳米管控制生长、加工组装及器件基础
2008
电力大系统非线性控制学
2008
煤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反应性的关系和调变
2008
热喷涂涂层形成机制、结构与性能表征的应用理论研究
2007
离散型多相湍流和湍流燃烧的基础研究和数值模拟
2007
关于对称与齐次空间的复几何
2007
仿射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和仿射Hecke代数的表示
2007
压电材料的断裂
2007
功能准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
2007
中重缺中子区近滴线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实验研究
2007
晶体生长机制与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
2007
纳米硅-纳米氧化硅体系发光及其物理机制
2007
新型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相关器件
2007
配合物控制合成与晶体工程方法基础研究
2007
功能化电极界面的研究--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
2007
功能界面修饰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2007
固液界面的分子组装与调控及电化学STM研究
2007
一些氨基酸衍生物的反应、合成及性质研究
2007
热河脊椎动物群的研究
2007
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2007
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化
2007
地球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原理
2007
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
2007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与其它细胞信号通路间的对话机制
2007
黏菌代表类群系统研究
2007
新的snoRNA结构与功能研究
2007
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测序及功能分析
2007
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分子机理
2007
蓝藻异型胞分化及环式光合电子传递研究
2007
Y染色体多态性与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
2007
重要药理作用的靶标动力学行为与功能关系研究及其药物设计
2007
恶性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和生物调变机理研究
2007
纳米冷阴极及其器件研制
2007
基于认知与非欧氏框架的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2007
ZnO基材料生长、P型掺杂与室温电致发光研究
2007
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007
Ca-P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性及其机理研究
2007
有机荧光功能材料
2007
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
2007
破断岩体表面形貌与力学行为研究
2007
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
2007
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007
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污染物输移过程及系统耦合模型研究
2006
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
2006
非线性优化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2006
银河系磁场的研究
2006
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产生和传输
2006
开放骨架磷酸铝新结构类型的开拓
2006
磁性金属配合物的设计、结构与性质
2006
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
2006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2006
岩石剩磁机理与古地磁场
2006
珠江三角洲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研究
2006
大气污染中的瞬态物种的产生、结构和反应
2006
湖泊沉积与区域环境变化
2006
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
2006
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
2006
蔬菜作物对非生物逆境应答的生理机制及其调控
2006
线粒体基因组多样性与东亚人群历史的研究
2006
单核苷酸多态与肿瘤的研究
2006
恶性肿瘤磷酸化调控的信号转导研究
2006
神经元N受体及其失敏态的药理毒理和病理生理学特征的系列研究
2006
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
2006
光场时-频域精密控制与超灵敏激光光谱研究
2006
一维纳米线及其有序阵列的制备研究
2006
先进润滑材料制备与性能
2006
单壁和双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研究
2006
碳纳米管宏观体的研究
2006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2006
微动摩擦学研究
2005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
2005
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
2005
Atiyah-Singer指标理论的若干研究
2005
哈密顿圈及圈覆盖理论
2005
高维非线性守恒律方程组与激波理论
2005
电荷-宇称对称性破坏和夸克-轻子味物理的理论研究
2005
微小晶体结构测定的电子晶体学研究
2005
宇宙结构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5
单分子结构与电子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2005
超分子体系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和化学转换
2005
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2005
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2005
具有特殊浸润性(超疏水/超亲水)的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的构筑
2005
甲烷直接催化脱氢转化为芳烃和氢新反应的研究
2005
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
2005
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
2005
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
2005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2005
分散元素矿床和低温矿床成矿作用
2005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
2005
膜脂/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在膜脂作用下结构与功能变化
2005
提高作物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根际调控机理研究
2005
核糖体失活蛋白与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005
哺乳动物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实验胚胎学研究
2005
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
2005
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
2005
母亲血浆中胎儿核酸的探索与应用
2005
肝细胞生成素等人胎肝来源新基因的系列研究
2005
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2005
碲镉汞薄膜的光电跃迁及红外焦平面材料器件研究
2005
光折变新效应、机理与器件的研究
2005
氧化物辅助合成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应用
2005
掺氮直拉硅单晶氮及相关缺陷的研究
2005
非均质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关联:理论及实践
2005
几种铁电薄膜及配套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
2005
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
2005
工程气固两相流动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
2005
离散与混合生产制造系统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2004
辛道路的指标理论与在非线性哈密顿系统中的应用
2004
扩充未来光管猜想及相关问题的解决
2004
张量函数表示理论与材料本构方程不变性研究
2004
2-5GeV能区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反应截面(R值)的精确测量
2004
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理论和实验
2004
高温超导体磁通动力学研究
2004
有机、聚合物体系的层状组装与功能
2004
有序排列的纳米多孔材料的组装合成和功能化
2004
光电功能配位化合物及其组装
2004
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
2004
核酸化学及以核酸为靶的药物研究
2004
有机杂环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化学及电化学聚合
2004
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2004
数字地表模型的多维动态构模研究
2004
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
2004
植物性细胞、受精及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
2004
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2004
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发生与系统学以及生态学研究
200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
2004
人类造血和内分泌相关细胞/组织基因表达谱和新基因识别研究
2004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
2004
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和器件物理研究
2004
半导体纳米结构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
2004
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研究
2004
高速电路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基础研究
2004
新型的氧化物磁制冷工质与隧道型磁电阻材料
2004
若干低维材料的拉曼光谱学研究
2004
传热与流动过程数值预测原理及高效算法的研究
2003
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
2003
求解光学逆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在衍射光学中的应用
2003
伽玛射线暴余辉和能源机制的研究
2003
高分子链在稀溶液中的折叠和组装
2003
光电功能膜材料基础研究
2003
分子磁性的基础研究
2003
复杂体系成分分析及波谱结构解析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2003
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的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
2003
中国西南地区高等真菌重要类群的分类与新化学成分研究
2003
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
2003
神经肌肉突触新信号传递机制的鉴定
2003
A-1型短指(趾)症致病原因的研究
2003
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调控及其来源的新基因的功能研究
2003
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
2003
纳米结构氧化锌半导体ZnO薄膜的室温紫外激光发射
2003
有序可控硅基量子结构的构筑原理与光电子特性
2003
液态金属深过冷与快速晶体生长研究
2003
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某些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2002
半单李群上的非交换调和分析
2002
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
2002
定向碳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的研究
2002
自旋输运和巨磁电阻理论
2002
轨道简并强关联系统的SU(4)理论
2002
通过金属配位作用而实现的一些高选择性合成反应
2002
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
2002
高分子稳定金属纳米簇的合成及催化研究
2002
C60的化学和物理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2002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
2002
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界面化学与控制技术原理
2002
行星际扰动传播研究
2002
中国兰科植物研究
2002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分子伴侣活性以及分子伴侣帮助的蛋白质折叠
2002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研究
2002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
2002
蛋白激酶在阿片类物质介导的信号转导和耐受依赖中的作用
2002
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照理论,信号盲分离和主成份(微小成份)分析
2002
设计严格安全软件的完备演算系统
2002
金刚石及新型碳基材料的成核与生长
2002
硅基低维结构材料的研制、物性研究及新型器件制备
2002
煤燃烧过程中非主量组分的变化行为和氧化亚氮生成规律的理论描述
2002
叶轮机械气动正、反问题的求解与设计优化的研究
按类别查询
4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35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0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49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636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405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66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0
2
3
1
2
0
9
0
4
0
8
5
2
8
0
1
4
8
7
善思·首页
善思·数据平台
微信·开放平台
善思科技·长春
吉ICP备14004249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38号
工商网监
善思·通行证
善思·商户平台
微信·支付平台